西元十九世紀開始發展角膜移植並完成首例成功的人體移植,加上類固醇的使用及顯微手術的進步,使角膜移植成為目前風險最低、成功率最高的器官移植手術。
1944年在美國成立了全球第一個眼庫,眼庫是非營利組織,將捐贈者捐獻的眼組織儲存經由醫療評估和分配,將眼組織用於移植、研究和教育。
1961年美國成立全球第一個眼庫協會,時至今日,世界各地許多國家都有健全的眼庫及專屬人員在負責眼組織的摘取、運送及保存。
衛生福利部透過登錄中心將「全國性眼角膜保存庫建置計畫」委託國內北部及南部兩家醫學中心之眼科專業醫療團隊規劃及設立,著力培養專責技術人員從事眼角膜之摘取、檢驗、移植手術前置作業,統一所有作業流程,確保移植用眼角膜之品質,以減少捐贈眼角膜之浪費。「眼角膜保存庫」─北區分庫由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以下簡稱台大醫院)承接及執行;「眼角膜保存庫」─南區分庫則由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以下簡稱成大醫院)負責執行之。
部分眼角膜捐贈後因某些因素無法立即移植給受贈者提供光學性的幫助,為減少捐贈眼角膜之浪費,國內眼庫將此類角膜更換保存液延長眼角膜保存效期,將此類角膜提供給不需光學性功能的緊急移植的患者使用。
衛福部為統一國內眼角膜檢驗處理保存的流程使其標準化,將「全國性眼角膜保存庫建置計畫」更名為「全國性眼庫建置計畫」,透過登錄中心委託具承辦眼角膜保存庫經驗且成效優良之台大醫院整合設立「臺灣國家眼庫」,統籌處理及檢驗全國捐贈眼角膜事宜,並另於成大醫院設立「臺灣國家眼庫-南區辦公室」。臺灣國家眼庫除建立多項標準作業流程,嚴格控管角膜品質,更採取多項策略提升角膜捐贈量,其中最重要的兩項策略為:1.角膜摘取方式由傳統的整顆眼球摘取,進展至僅摘取眼角膜,並為捐贈者放置義眼片,大幅改善捐贈者外觀及家屬感受。2. 摘取角鞏膜瓣後立即執行微生物培養,制訂捐贈角膜微生物檢驗篩選準則,提升菌血症捐贈者的捐贈率及使用率。經由全國性眼庫的設立、相關移植法令的支持以及器官勸募網絡計畫的推動,國內眼角膜年捐贈量由2012年224例倍增至2016年484例。
國家型眼庫更名為「臺灣國家眼庫(National Eye Bank of Taiwan,簡稱:NEBT)」並與美國SightLife衛生組織簽署「合作備忘錄」,期望整體提升我國對眼角膜檢驗品質處理、保存技術與移植品質以嘉惠國人,逐步達成國際眼庫認證之規格,使臺灣國家眼庫發展為符合國際標準且全功能的眼庫。